中苏友谊塔位于旅顺口区旅顺博物馆门前广场,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驻守旅顺的苏联红军而建造的。1955年2月23日举行奠基典礼,彭德怀、宋庆龄、贺龙、郭沫若、聂荣臻等参加了奠基典礼。周恩来总理为基石题写了碑文—“中苏友谊塔奠基”,郭沫若在典礼上讲话。是年10月正式动工兴建,历时一年,于1956年10月11日竣工。1957年2月14日,举行了落成典礼,李德全、李达以及省、市部分党政领导人参加了落成典礼。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德全和苏联驻华大使馆参赞阿布拉奇莫夫分别讲话。
中苏友谊塔高22.2米,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塔基用花岗岩砌筑,呈正方形,长宽各22米,为双重月台,周围绕以石栏杆,四面设有阶梯。塔身、塔额以及栏杆均以雪花石精雕而成。塔身矗立于方形基座上,基座四面刻有天安门和克里姆林宫、鞍钢炼钢高炉、旅顺口风光以及表现农业丰收场景的浮雕。塔身为十二边形,下部雕有高1.2米的象征中苏友谊的群像,塔顶为雪花石雕刻的盛开莲花,顶端镶嵌中苏友谊徽。
塔四周植有四季长青的“龙柏”,雄伟壮观的中苏友谊塔与苍翠挺拔的龙柏相互辉映,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存。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